2013年12月21日上午,北京市公安局宣布,警方近日远赴印度尼西亚一举捣毁3个电信诈骗犯罪窝点,抓获犯罪嫌疑人112名,收缴了44万余元赃款和大量作案工具。
今年8月份以来,本市连续发生多起冒充市公安局、区县公安分局和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工作人员实施的电信诈骗案件。警方侦查发现,实施诈骗的窝点位于印度尼西亚境内,该窝点自9月以来虚拟国内多地公检法机关的电话号码,冒充警察、检察官向国内呼叫近3万次,诈骗作案数百起,仅本市就发案7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元。
为此,公安部刑侦局会同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远赴印尼。在印尼警方和当地华侨的积极配合下,市公安局先后在雅加达市端掉电信诈骗窝点2个、在坤甸市端掉电信诈骗窝点1个,共抓获林某等犯罪嫌疑人112名,其中包括台湾地区犯罪嫌疑人79名,大陆地区犯罪嫌疑人33名。
市公安局副局长姜良栋介绍说,相关电信诈骗犯罪窝点多藏匿于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源头犯罪嫌疑人多来自中国台湾地区。自2011年以来,全局共破获电信诈骗案件22400余起,抓获涉案犯罪嫌疑人1970多名。
市公安局针对境外作案国内诈骗这一特点,曾先后多次会同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老挝、越南、中国台湾地区警方开展跨境协作打击,共抓获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1140余名,打掉电信诈骗犯罪团伙64个,核实破获北京地区电信诈骗案件980余起,破获全国其他省区市电信诈骗案件2000余起。破获的电信诈骗案件数始终保持着两位数增长态势。尤其是今年,全局共破获此类案件9390余起,同比增长32.24%。
诈骗者“盲打”变“精确制导”
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电信诈骗专家金大志介绍说,电信诈骗犯罪嫌疑人大多都是利用VOIP网络电话,虚拟显示公安机关的电话号码,假称事主社保卡或宽带欠费、有来自法院的传票、涉嫌参与洗钱等,诱导事主把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
与以往不同,诈骗者现在已开始变“盲打”为“精确制导”,不再随意拨打电话号码,而是先通过各种渠道大量购买个人信息,包括真实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等,对事主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有针对性地拨打电话。境外甚至还出现了伪造国内公检法机关网站的诈骗团伙。他们根据已经掌握的个人信息伪造传票和通缉令,随后又把网页链接给事主,很多人看到后被吓得失去理智,为了息事宁人而陷入骗子的圈套。以前,大多被骗者都是老年人,而现在,各个年龄段的市民都成了他们诈骗的目标。
市民可回拨电话验证真伪
“在破案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有些人宁可相信冒充警察的骗子也不相信我们这些穿着警服的真警察。”金大志说。这主要是因为诈骗者不仅虚拟自己的身份,而且对事主进行感情催化,让事主对他们产生依赖,相信他们能够帮自己摆脱困境。金大志表示,遇到这种情况,市民应该更多地相信当地的管片民警或者直接跟当地警方进行沟通。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VOIP网络电话虽然可以随意改号,但无法回拨,市民可以通过回拨的方式进行验证。另外,市民汇款或提供自己银行账号信息之前,最好先拨打客服电话进行确认。警方即便真的需要联系市民,一般也会通知事主到公安局当面了解情况,绝对不会在电话中谈及钱或银行账号等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