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是由北京中医药大学("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申办,2005年4月国家教育部批准,列入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计划,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面向全国招生,学习成绩合格者颁发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条件者授予学士学位。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位于廊坊市经济开发区,毗邻京、津、唐高速公路,北京市公交大巴直达校园,首都城铁即将开通。学院以培养高素质中医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已形成四院(中医学院、护理学院、管理学院、针推学院)、八系(中医系、中西医临床系、针灸推拿系、中医骨伤系、中医养生康复系、护理系、中药系、管理系)、三中心(实验中心、培训中心、电教中心),十二个专业,十五个专业方向。在校学生13090余人,教职工1156人,专职教师819人,教授、副教授占54%。2012年4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学位委员会授予享有学士学位授予权。
截至2020年1月17日,学校官网显示,有学校现有教职工5233人,专任教师1478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占61.8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者占84.64%,有博士生导师346人。学校有“国医大师”6人,“全国名中医”3人,“首都国医名师”33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人,“岐黄学者”9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研究”重点专项项目负责人7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千人计划”青年项目获得者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3人,“长江学者”青年学者1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4人,形成了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国内有影响的中青年教授为主的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1月17日,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是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建立博士学位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单位之一,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囊括4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囊括45个硕士学位授予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涵盖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48个,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8个。